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
投稿信箱:hkwtgvip@163.com
您的位置:首页 > 投稿精选
从《推销员之死》谈剧本文学创作
作者:冯定辉    发布日期:2022-03-22    来源:海口网
 

这趟列车是否会通往地铁的终点站?如果是,我很好奇,终点站会是什么样子?

——《推销员之死》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巅峰之作,这部两幕话剧,出版于1949年,被誉为“战后美国最伟大的剧作”,也是托尼奖、普利策奖、纽约剧评界奖,所公认的经典佳作。作品讲述了拥有三十年推销经历的威利,长年被虚幻的“美国梦”所笼罩,盲目错估自身能力,幻想通过商品销售实现名利双收,以至于他常对外吹嘘、夸耀,并自欺欺人的谎言心态,直到临死前都认为自己必定功成名就,却不愿反省自身原因。

这部话剧,通过刻画小人物悲剧性的一生,揭露美国富有神话的欺骗性。

《推销员之死》剧情赏析

年逾花甲的推销员威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家中,他曾有过短暂辉煌的推销生涯,可在经历经济大萧条之后,家庭境况开始每况愈下,仿佛灵魂已脱离了躯体,生命也快走到尽头。所幸,还有通情达理的老伴琳达陪伴他,希望丈夫能重整旗鼓,一扫阴霾,对生活保持信心和勇气。

威利有两个儿子,身强力壮的比夫和头脑精明的哈皮,这两个儿子是他仅剩的寄托和骄傲。尽管比夫学业一塌糊涂,可父亲始终相信,长子能成为体育明星,然而比夫自命不凡,对待工作也是百般挑剔,还养成了偷窃等恶习。小儿子哈皮虽精明,却热衷于投机取巧,喜欢走歪门邪道。威利对孩子曾多次寄予厚望,可不争气的孩子,又一次次让他陷入绝望。事实上,父子仨人性格是一样的,自命清高,且眼高手低,始终认为能干出一番伟业,却不愿求真务实,面对好心帮助也是嗤之以鼻,始终怀揣一夜暴富的“美国梦”,一头扎进死胡同里。

在多重压力之下,威利愈发精神恍惚,甚至多次尝试自杀。不得已,琳达只能将丈夫自杀的企图告诉孩子们,自作聪明的小儿子连同大哥,决定孤注一掷借钱做生意,全家人就抱着幻想,开始憧憬未来的生活。然而事与愿违,比夫未能借到钱,威利也被公司开除了,全家人又陷入了无休止的争吵。

最终,绝望的威利还是选择自杀了,用死后的保险金去挽救家庭开支。直到结局,所有人还是未能看清现状,导致“美国梦”破灭的原因,不仅是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更是深层次“金钱至上”的虚假社会背景。

事实上,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大规模“战争订单”的刺激,二是工业化社会的时代红利,三是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开始盛行,也因此,那个年代的人们,都做着“一夜暴富”的白日梦。可后来,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梦醒了,心也碎了,数百万人流落街头,食不果腹,《推销员之死》正是“美国梦”破灭的真实写照。

剧本文学的艺术手法

按照文学体裁划分,大致可分为四大种类,即诗歌、小说、散文、剧本,而《推销员之死》正是典型的剧本文学。对于前三者,大众读者较为熟知,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里,诗歌和散文都大量存在,而小说对于大众也不陌生,是当代流行的消遣读物。至于剧本文学,大众就鲜有接触,只是在电影或是影视剧中有提及,剧本的基本形式、表现手法、戏剧冲突等,大部分人都很陌生。

依据官方定义,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指示所组成,是编导和演员演出的依据。其中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吻来写的叙述性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形象、肢体语言、内心活动、场景氛围等说明,此外,在灯光、布景、音响效果等方面也有要求。

在《推销员之死》中,剧情的推动和戏剧冲突,多以对白的形式组成,你一句,我一句,他一句,大家轮番推进剧情的发展。但是剧本文学与通俗小说最大的不同便是,小说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可剧本文学相对少见,演员多以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加上大量的对白,去表现情绪和心理活动,因此,在续写对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情绪张力。就好比“冰山法则”,将角色心理和情绪,隐藏在海平面之下,海面以上便是对白,通过对白来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

其实就剧本文学的演化来说,剧本和小说也逐渐模糊化,提起剧作家,我们能想到莎士比亚、曹禺、萧伯纳等人,可是在剧本文学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个“异类”,此人便是号称“通俗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大仲马。翻看其代表作《基督山伯爵》,便能很明显看出不同,要知道,在两百年前,绝大部分作家多采用平铺直述的手法创作,而大仲马呢?每章开篇,寥寥几段便将时间、人物、地点交代清楚,接下来便是大量对白,流畅通顺,畅快淋漓,具不完全统计,大仲马的小说起码有80%的篇章是对白,也因此,他的作品是极易改编成剧本的。

大仲马的风格也影响了日后众多作家,例如金庸、古龙、海明威、村上春树等人。“剧本化”写法最大的好处就是,充分留白,将角色的情绪和心理等细节,交给读者自行揣摩,毕竟不同受众,阅读体验也不同,与其告诉读者,该角色的喜怒哀乐,倒不如将“选择权”交还给读者。

在《推销员之死》中,阿瑟米勒也充分利用“意识流”手法,主人公威利在客厅、舞台、餐厅、卧室等地来回切换,场景的转换连带角色状态的转变,用细腻的手法,还原威利虚伪的梦境和交错的现实人生。当年,《时代》杂志便指出,后来许多戏剧的创作是“得益于《推销员之死》,采用了某种时间旅行手法,将过去与现在、幻想与现实揉合在了一起”。

其实在剧本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读者也不必纠结于其体裁,文学永远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归根结底是人文学科,是服务于广大群众,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现如今,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将小说、剧本、诗歌等巧妙融为一体,以人为本的作品,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上一篇:从英雄的陨落,看西西里式的悲剧

下一篇:渔夫遇险,神隐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