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撑起“安全伞”
民间互助:
● 民间互助互救分为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都可以纳入“志愿者”范畴
● 河南灾情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平凡又伟大的救援者,他们挺身而出的高大身影以及一幕幕感人的瞬间令人动容,救援、互助互救相结合,形成最强大的合力,撑起最坚固的“安全伞”
● 民间互助互救意义重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可以弥补政府救援的空缺
“车不要了,保命要紧”“赶快下车,别留恋”“赶紧往前走,不要东西了”……视频中,一名男子蹚着水,不停地敲打着一辆又一辆车子的车窗,扯着嗓子喊道。
正是在他的提醒下,很多人下了车。有的人还是在他的反复劝说下,才弃车离开。
仅仅10分钟后,大水没过了车顶。
这是7月20日18时许,发生在京广北路隧道由北至南上坡处的一幕。
当天,郑州特大暴雨袭来,17时40分左右,数百辆车堵在京广北路隧道由北至南上坡处,上升的积水逐渐淹到了车辆轮胎的三分之二处。
见势不妙,这个名叫侯文超的男子立即奔走疾呼,组织大家尽快撤离。
“京广隧道最大的英雄”“你拯救了数十户家庭”“谢谢你,平民英雄”……视频上传网络后,立即引发广大网友的围观,人们既感谢侯文超在危难时刻的及时“喊话”,也佩服他在灾害面前的精准预判。
暴雨之下,这样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7月20日16时至17时一个小时内,郑州降雨量达201.9毫米,相当于103个西湖倾泻而下。一连串突破历史极限的数字背后,是一座城市的猝不及防,人们被困在各个角落。而除了官方救援外,如侯文超“喊话”这样普通人之间的互助,也温暖着这座城市和无数的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