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禁塑令”实施半年多来,我省禁塑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展开——
海南的不“塑”之道
一年已过半,海南与禁塑有关的新闻不少。
提出22条措施整治禁塑工作5大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运输违禁塑料制品进岛行为、全省累计查办禁塑案件2402宗、发布禁塑标志、向电商行业发出禁塑倡议……每一条新闻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我省禁塑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禁塑,绝非一日之功。对此,省委、省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及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稳扎稳打,有效推动禁塑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势在必行
海南率先执起禁塑大旗
25分钟,是每个塑料袋的平均使用寿命。
470年,是一个塑料袋在自然界被“消化”的时间。世界上第一个塑料制品到现在还没有完全降解消失。
去年12月1日起,《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正式实施,海南进入“禁塑时代”——禁止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餐具等塑料制品。
禁塑工作是一场触及习惯、触及利益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乎社会治理、生产生活的改革。
之所以称得上一个“革命性”任务,是因为禁塑工作有其独特性。首先,禁塑是一项要改变海南社会整体生活和消费习惯的工作;其次,以禁塑为契机,我省可发展完整和领先的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再次,将海南禁塑工作开展好,能为世界沿海经济体贡献经验。
这背后有着深远考量,也面临着一场艰难的大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禁塑工作,把禁塑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自贸港建设的先导性项目强力推进。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底分阶段限制使用部分塑料制品。去年8月,当其他省(区、市)还在出台或酝酿落地举措时,海南省已公布首批禁塑名录,并在重点行业和场所开展禁塑试点工作。
快了一步,是因为我省的坚定决心以及“早做了准备”。自开展禁塑工作以来,我省经历了“三部曲”考验——
第一阶段,从2018年4月中央12号文件正式提出禁塑到2020年3月底,属于前期准备阶段,我省主要做了法律、标准、执法体系、替代品保障供应等方面的准备;第二阶段是试点阶段,从2020年8月到11月,我省在重点行业和场所率先试行禁塑工作;第三阶段,从2020年12月1日起,是《海南经济特区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开始正式实施的阶段,到2025年底前,海南省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列入禁塑名录中的所有塑料制品。
“海南省开展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环保意义、产业意义和示范价值。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列为替代品之一,更体现了海南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决心,以最新、最高、最严的标准来开展相关工作,非常值得肯定。”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季君晖评价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