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最新推荐
海南岛第四大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沿河人民 陵水河,山川形胜 风物灵美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梁君穷 李梦楠 袁琛 武威 时间:2020-10-29 15:21:39 星期四

陵水河入海口区域的生态景观。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摄

人文之河

临水而居,择水而憩,自古就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大江大河,往往也贯穿着大城大事,水脉也是历史文脉。陵水河流过70多公里,也流过了风云变幻的沧桑世事,铺陈起两岸灿烂厚重的人文积淀。

陵水河在明代称“大河水”,不能架桥,县城北部一里处有渡口称“博吉渡”,供人们乘渡船往来。康熙《陵水县志》中介绍,“大河水县北一里。发源自五指山,东流绕县入于海。即博吉渡。每逢暴雨水涨,行人苦之。知县高首标设渡舡一只,并渡子一名。往来德之。”

康熙初年,山西人高首标就任陵水知县,在陵水河渡口设了专门的渡船和船夫,方便人们往来两岸。但好景不长,乾隆《陵水县志》中说“日久已废”。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县瞿云魁又复修渡船两艘,以济往来。

为了实现渡口的“可持续发展”,瞿云魁还下令“清查渡产,券卷铃印存县,岁收所入以为渡夫工食及修理渡船之用。”这个渡产包括了许多田地和铺面,每年收租也

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今天陵水河的支流金聪河在明清时期称“小河水”,康熙《陵水县志》中记载:“在城北。发源黎山,与大河水分支,经兴调二图,灌田数百亩。”这个兴调图,即今天的光坡镇一带。而今天的椰林镇桃源村和桃源公租房一带,当时还是一片湿地,称为龙潭, 康熙《陵水县志》称龙潭“城北一里许,在大小河之间。旧传有龙起,因名。”

眺望陵水河岸,古往今来多少背影仿佛就在昨天。芳名垂青史的一代清官冷岐晖、勤政为民的“两部尚书”廖纪、扶助贫寒子弟读书的商贾楷模张鸿猷和中共陵水县委第一任书记黄振士,一个个曾行走在陵水河两岸的历史人物,让这一河清水更为厚重。

廖纪是明代杰出政治家、儒学家,是海南“十大廉吏”之一,万宁市礼纪镇三星村一带(原属陵水县)人。明代海南名士王弘诲回琼时,专程到位于陵水河畔的廖纪故里探访,并写下《游陵水旧城经廖尚书故里留题贻其家子姓诸文学》一诗:

秋风怀古旧城边,一望川原思渺然。

绿野堂烟空宿燕,天津桥废不闻鹃。

尚书故里寒云外,乔木人家夕照前。

沧海独馀东逝水,葱茏佳气自年年。

(编辑:陈德文)

网友回帖

       www.modest4me.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增值服务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0500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