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首页 |  国际旅游岛 |  房产 |  汽车 |  健康 |  时尚 |  教育 |  琼台人文 |  图片 |  彩票 
您当前的位置 :海口网首页 >琼台人文 > 琼台曲艺
红叶好题诗 再度喜团圆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计思佳 时间:2016-10-14 11:43:09 星期五

 《红叶题诗》剧照,右一为王英蓉。

《红叶题诗》剧照,右一为陈华。

 1960年周恩来接见《红叶题诗》剧组成员。 

  文记者 计思佳 实习生 钟圆圆

  近日,4K戏曲数字电影琼剧《喜团圆》的杀青让人想起54年前,海南第一部琼剧电影《红叶题诗》拍摄并上映的人与事。有海南琼剧界才子蔡兴洲、潘先纲和田汉为剧本修改润色,加上当时琼剧界演员的创造性演绎,使该剧成为琼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剧作。

  9月20日,经过20多天的紧张拍摄,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4K戏曲数字电影琼剧《喜团圆》在江苏宜兴的江南影视基地杀青。该剧计划明年上映,与观众“喜团圆”。

  当年众人的努力成就了一部经典。“电影《红叶题诗》拍摄正逢三年自然灾害,但它最终大获成功,主演们还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这和当时前辈们的无私奉献分不开。”海南琼剧界前辈谢成驹先生说。

  前后数人“好将红叶再加工”

  很多人都知道当年田汉为《红叶题诗》修改剧本的这段情节,但殊不知前前后后很多人都为把《红叶题诗》从舞台本改编为电影剧本付出过努力。

  近日,记者拜访了海南琼剧界前辈钱汉堂先生和谢成驹先生,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红叶题诗》从舞台搬到银幕上的来龙去脉。

  1952年底,中央发文通知地方戏曲进行戏改,即“改人、改制、改戏”三改。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要求各地挖掘传统剧目。

  钱汉堂告诉记者,当时海南区委书记杨泽江等对此都非常重视。“他们经常回到琼剧团和老艺人们交流,对他们嘘寒问暖,进行促膝长谈,希望帮他们挖掘出好剧目。”

  1955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时任海南戏改会副主任林松轩和老艺人王广花在广场戏院聊天时,王广花曾和林松轩谈到了《红叶题诗》,林松轩当时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当时就在旁边给他们倒水,记得很清楚。”钱汉堂说。

  老艺人唐凤鸾、王广花口述该本出来后,当年即由林炬整理,广东琼剧团排演。1959年,蔡兴洲(笔名戈铁)执笔整理该戏。一经演出,就收获了很高的评价。

  1960年,周恩来总理来琼视察时观看了此剧,也是赞誉有加,并特地点名琼剧《红叶题诗》进京为会议代表作专场演出。后来海南决定将此剧拍摄成电影,剧本第一作者是蔡兴洲,还有就是潘先纲,两个人重新写电影剧本。

  1962年1月田汉来海南,周总理跟他说要帮助琼剧。对海南戏剧进行了一个月的环岛考察之后,刘青云顺势恳请他帮助修改《红叶题诗》剧本,田汉欣然应允。

  谢成驹说,《红叶题诗》的创作,正是由于才子的介入,尤其是像田汉先生这样的“大家”的参与,才使剧本既有闲适、淡雅、柔和、适静的文风,又不失深邃而幽远的特色。

  1962年,该剧投入拍摄,由此《红叶题诗》成为至今为止琼剧唯一一部搬上银幕的精品佳作。

  从“才子佳人”到“忧国忧民”

  “《红叶题诗》本是一个普通的才子佳人戏,几经修改后作品的立意得到提升,最终成为琼剧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剧作。”谢成驹告诉记者。

  最初的《红叶题诗》旧本描写的是一个无时代背景的爱情故事,喜剧结局。后整理的《红》剧改为了悲剧结局:男女主角文东和、姜焕维在君命、母命的双重逼迫之下,无力抗争,双双投湖而亡。

  1961年再次修改时,蔡兴洲和潘先纲把历史背景定在留恋偏安一隅的南宋,使戏剧内容更具时代色彩。后经田汉润色后,最终让该剧体现了“社稷兴衰,匹夫有责”的主题思想。

  该剧取名《红叶题诗》,所题之诗自然成为贯穿该剧的一条主线。因此,几位作者对红叶上的“题诗”也是煞费一番苦心的。

  谢成驹介绍,蔡兴洲将题诗改为:妆楼碧瓦映朝曦,枝上含蕾怨露迟;对对鸳鸯撩人意,春江一叶寄相思。且对姜焕维所题之诗,文东和也有了和诗:乌云滚滚暗秋江,落叶萧萧梦亦残,同赴碧波偿宿愿,永留悲愤在人间。“红叶的前后出现和两次题诗,不仅成为结构全剧主题的一条红线,且这首前后写成的主题诗也使全剧的思想意义有了较深刻的体现。”

  1961年再次修改此剧时,主题诗的诗意更浓了,但在表现剧作的主题立意上仍显不足。当田汉对《红》剧作修改润色时,将主题诗改写成:犹自深闺怯晓寒,暖风吹梦到临安。花娇柳软春如海,却爱天涯一叶丹。血战中原骨未寒,可怜湖上恋偏安。蛾眉倘许酬霜叶,愿结同心一叶丹。松柏从来斗岁寒,愿同生死不偷安,相携西子湖中去,化作胥潮血样丹。

  谢成驹评价道:“主题诗的改动,人物形象跃然而出,主题思想深邃鲜明,使主人公的爱情建立在了关心国困民危的基础之上,表现了具有忧国忧民的鲜明意蕴。”

  演员精益求精堪称楷模

  虽然当时拍摄手段、灯光、布景无法和现在相比,但琼剧界的很多人都认为当年演员们在电影《红叶题诗》中的表演堪称经典。

  “重门深锁幕垂帘……”电影《红叶题诗》中,扮演女主人公的琼剧演员王英蓉一出场,清脆明亮的嗓音和婉约俏丽的形象就令人眼前一亮。和王英蓉一样,当年出演《红叶题诗》的琼剧演员们都为这部剧的拍摄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电影《红叶题诗》的男女主角分别为陈华和王英蓉。“陈华当时是公认的演书生演得最好的,所以选他没有任何悬念。而王英蓉当时初露头角,但因声音条件好,行腔自如,最终被定位女主角。”谢成驹说。

  该剧1962年7月底开始在广东珠江电影厂拍摄,11月拍摄完成。“1962年陈华、王英蓉的女儿刚刚出生,王英蓉为了拍戏不得不给女儿强行断奶。”谢成驹说,1962年恰逢三年自然灾害,条件艰苦,剧组成员都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抓紧时间把戏拍完。

  前不久从香港回到海南,目前在海口市琼剧团工作的王英蓉的女儿王小蓉向记者回忆说:“听家里老人说,当时母亲拍完戏回来后,一抱我就哇哇大哭。”

  采访中,不少人都感叹,戏曲艺术是以唱、做、念、打为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和体现主题的,当年这些演员的艺术功力值得后人学习。

  “父亲能够通过神态、走路、眼神把不同书生的气质表现出来,这在现在的琼剧演员中已经很难看到了。”陈华的女儿陈红月告诉记者,陈华平时在家就喜欢看书、练字,生活清雅,天生就有书生的气质。

  陈华在《我的舞台生涯》里有这样的一段话:“我能成为一名琼剧演员,这是与我的爱好、意志、性格分不开的”。陈华同门师弟、琼剧表演艺术家陈育明感叹,陈华的身高不够一米六,在所扮演的小生、官生行当中,他穿的靴底要比别人高出三、四公分,在舞台上进行磋步、跨腿、翻身等动作时,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体力和精力。

  王英蓉的唱腔和表演功底在现在也不可多得。她生前曾告诉周边人,当年每天清晨5点她就跑到空旷地练功。郊外清冷,她只能一心想着唱戏,把恐惧的念头驱赶掉。最终她也练就了内涵丰富的眼神语汇,创造人物形象游刃有余,并创造性地运用“假嗓”改变了琼剧唱腔。

  当年经常给陈华演书童的钱汉堂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拍电影时有一场戏需要用烟幕来表现梦境,珠江电影厂没有办法找到烟幕。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冯白驹得知后,专门和福州军区部队协调,最后得以解决。“演员们都说,有了烟雾弹,出来的效果太好了。”

  “所以这部戏的成功也和各方关心琼剧的领导分不开啊!”钱汉堂说。

(编辑:吴茜)

网友回帖

       www.modest4me.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