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雅致的守望楼、寓意书香的耕读门、饱经沧桑的青砖黛瓦……12月8日,走进秀英区长流镇新民村,穿过一条条悠长古朴的小巷,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一砖一瓦皆古韵,一梁一柱诉沧桑。那份优雅,那份静谧,述说着穿越千年的光阴故事。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映像海口 | 千年古村的耕读记忆

海口网 //www.modest4me.com 时间:2022-12-11 08:21

沿着村道行走,一座名叫常驻宝塔的古塔映入眼帘。这座古塔采用实心石材分块雕刻叠砌而成,2009年被列为海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image.png

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新民村的郑里进宅居。见习记者 杨忠凯 摄

位于新民村西北边的守望楼,曾是村里地标式建筑之一。新民村村民小组副组长吴礼仁介绍,守望楼建于1935年。守望楼背面顶处写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出自《孟子·滕文公上》,意为出入相互作伴,遇到外来的侵害或灾祸时,协同看守瞭望,彼此提供帮助,人与人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共处。

image.png

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新民村的守望楼。见习记者 杨忠凯 摄

行走在新民村,可以感受到处处存在的书香气息。新民村有两大“门”,即耕读门和勤奋门。从文里巷走进来不远,是郑家大院,院门门联横批“耕读门”。郑家大院一侧,有一座破旧的两层小楼,二楼门楣上写着“师竹斋”,这里是当年郑家的藏书楼。尽管房屋已经破败,但从廊柱间的木雕,或是色彩缤纷的壁画,都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做工精巧的文雅之室。

image.png

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新民村村民小组副组长吴礼仁给记者讲述进士甘井的由来。见习记者 杨忠凯 摄

在村民王乃捌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勤奋门”,只见门口对联写着“勤耕细作农桑业,奋发博读圣贤书”。“我们家有读书的传统,所以在门楼上写下对联教育后人。”王乃捌说,他儿子王朝政就在2004年考入清华大学。

从“耕读门”到“勤奋门”,可以感受到新民村从古至今耕读持家的传统。正如古宅墙上写着的古诗,“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仿佛在提示你,有空到古村来,在这里可以静静地发呆,与时间对视,感受千年古村的耕读记忆……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陈丽园] [编辑:李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启动吸入用新冠疫苗接种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花式“出招”搅热“双11”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号”新船惊艳亮相法国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国际免税城盛大开业!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椰城人民掌声为美好憧憬而响起
谱写富美福地建设新篇章
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聚焦能力提升建设年
2022年海口垃圾分类专题
     
排行
 
海口:冬日暖阳下 “候鸟”翩翩舞
海口:织牢民生保障网 百姓幸福有“底气”
团省委社区青春行动在海口开展 激发年轻活力
海口:优质护理服务 “约”进患者家中
@求职者 13日至15日3场招聘会将在海口举办
海口公交司机荣登“中国好人榜”
海口药企:订单赶制忙 发展动力足[图]
沪琼合作再深化 这个活动在海口开幕→
海口:生态修复好 秀美西海岸
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海口红树林
 
|
|
|
|
 
|
|
|
|
|
|
|
     www.modest4me.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增值服务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05001198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