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超过退休年龄仍在工作的“银发就业者”势必越来越多。
   
 您当前的位置 : 黄灯笼辣评>社会民生>

“银发就业者”劳动权益亟待补漏

海口网 //www.modest4me.com 时间:2022-05-17 09:02

ab679f4663dbd8ac19870c918ea72125_2bt1_b.jpg

漫画/王铎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超过退休年龄仍在工作的“银发就业者”势必越来越多。根据现行劳动法律法规,“银发就业者”与用工单位不再形成劳动关系,用工单位仅需支付报酬,双方不涉及社会保险等。这使得“银发就业者”的劳动权益保障处于空白地带。(5月16日《法治日报》)

根据现行规定,职工符合“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该退休。不过,近年来劳动者退而不休继续工作的不在少数。根据2019年底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抽样调查结果,有10.2%的老年人还在从事有收入的工作。国家统计局今年4月29日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则显示,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比达27.3%。

应该看到,现在许多退休人员身体还很硬朗,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又有发挥余热的意愿,其退而不休继续工作,可以充分发掘人力资源,实现个人、单位和国家的多赢。不过,由于“银发就业者”超过退休年龄,不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无法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法律的保障,一旦出现意外事件或劳动纠纷,劳动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2021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人,而且每年增加8000多万。通过制度补漏,加强“银发就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首先,要完善工伤保障。“银发就业者”年龄偏高,体力减退,在工作中容易发生意外伤害。过去,退休返聘人员的职业伤害赔偿,主要是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既不利于其权益得到有效救济,也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2019年浙江衢州率先出台规定,用人单位聘用男性65周岁及以下、女性60周岁及以下退休返聘人员期间,可为其单独办理工伤保险。这一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有关部门也应将改革工伤保险制度提上日程,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条件,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面,为超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后顾之忧。

其次,要规范劳务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相比之下,劳务合同缺乏专门立法,相关事宜全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自行约定。如果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务合同,或是劳务合同约定不详,很容易引发劳务纠纷,难以进行有效维权。对此,有必要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明确劳务合同的构成要件,比如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医疗补偿等,规范“银发就业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关系,保障“银发就业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从长远来看,更重要的是改革退休制度,实施延迟退休。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3月1日起,江苏率先落地延迟退休政策,“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这些政策措施赋予劳动者选择延迟退休的权利,使其继续享受劳动法律法规的保障,有助于从根本上保护超龄劳动者,呵护“银发就业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淳艺] [编辑:冯定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32万盆鲜花迎接消博会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市教育局就幼儿园招生答疑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2022年海口中招方案发布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3万余名中考学生赴考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第六届海南亲水运动季海口开幕
网安法实施五年来
聚焦能力提升建设年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
2021年网盟百城寻根专题
     
排行
 
“双减”下的暑假,孩子如何安排?
海口禁塑"多点开花" 环保产业扩能提质增效
海口一人为5岁白血病儿童捐献造血干细胞
海口:"加"出安居新生活 "载"起居民宜居梦
海口市教育局就幼儿园招生答疑
海口发布新增4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通报
海口“千亩荷塘”引客来
后排不系安全带,该罚谁?海南交警回应
海南水污染治理突出重点抓实“五个精准推进”
海南“土地超市”货源充足 目前已成交11宗
 
|
|
|
|
 
|
|
|
|
|
|
|
     www.modest4me.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增值服务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05001198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