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手机版
投稿信箱:hkwtgvip@163.com
您的位置:首页 > 蒋浩
六月十六日,登五指山
作者:蒋浩     发布日期:2020-04-17    来源:红树林文学频道
 

泠泉如蛇, 在山脚

叠出一个个脚趾盖似的镜潭。

上山如登堂,先照照衣冠,

往壶里多灌些水,

给鞋带上的结加一个结。

山路要比这崎岖涟漪陡峭得多。

一段山林后,是片竹坡。

竹间路稍缓于林间路,

竹间风也凉于林间风。

半山腰的热带风更是凉如甜釉。

走完木栈道,开始手脚并用,

抓铁索,踩铁梯,

在山壁上垂直爬。

累了,杜英树的屏风大板根

为我扇动我的肺腑气,

坐在横道的木莲上嚼馒头,

看蝴蝶停上野生兰花,

似懂非懂地出神。是的,

我把鸟巢蕨下的灵芝

误作了石阶缝里的蘑菇的

扁平老年的影子。

虽然风格如此提炼了风骨,

总有那么一点点不得已的释然。

我为我的力不从心找到了发力处——

用手机拍摄有趣的树名:

乌墨,坡垒,鸭脚木,母生,

子京,中平树,笔管榕,黧蒴,

鹅耳枥,水翁,水同木,异形木,

粗榧,山荔枝,蝴蝶树,三叉苦,

苦梓,油楠,重阳树,陆均松……

记住名字就像认识了本尊。

认识了本尊就像有一部分出于自尊,

有一部分属于我。

比如,母生就是母亲生的树,

黧蒴是山下肤黑的黎族,

粗榧就是粗暴的树中土匪,

异形木来自塞杜斯星,

陆均松像是我的水浒兄弟呀,

也合这里的气氛;

而水同木可以是火同土、金同银,

有点三同契之玄学了。

我想着这些混乱的组合和歧义,

树上的铭牌就像一块块碑,

立在周围干净的负氧中,

等待辨认和不朽。

没想到,在海拔1159米处的丛林里,

赫然就立了块齐胸高的石碑。

1923年秋,某陈姓旅长南渡登岛,

剿共后抚黎,所到之处,

皆勒石记功曰:折木拂日。

旁边市府新立的文物保护碑上,

“拂”刻成了“佛”。

石头因此有了信仰?

传说伪政府和现政府的区别,

就是这拂佛之变。

而在当地流行的传说中,

五指山原名五子山,

是熊豹蚁蜂鸟们搬来泥土和石头,

为五个被海盗杀死的孩子们

垒起的美丽的坟。

……爬山像是凭吊。

山鹧鸪怎么悦耳也变不了传说。

他们和蝉噪在谷里此起彼伏。

争鸣也不等于证明。

从来就没有谁仅靠声音就占领了山头。

喘气和汗水也不能证明

我比别人用心深、用力勤。

山顶始终在头上,

像头和心保持着始终的距离。

显然,今天的爬山不是为了看山。

我看到山顶上很多的云,

风又把他们搬运到远处别的山脚了。

历史和传说稍有不同,

我爬上去,

这山巅也不同于树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蒋浩

著名诗人丨特约

蒋浩,1971年3月生于重庆潼南。编辑《新诗》丛刊。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似是而非》,诗集《修辞》《缘木求鱼》《游仙诗•自然史》等。现居海南。1971年3月生于重庆潼南。编辑《新诗》丛刊。著有随笔集《恐惧的断片》《似是而非》,诗集《修辞》《缘木求鱼》《游仙诗•自然史》等。现居海南。